应用展示

海上水产养殖:为海洋可再次生产的能源提供新市场

时间: 2024-03-29 06:37:05 |   作者: 应用展示

  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这份报告旨在评估近海水产养殖作为海洋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市场的潜力。

  报告指出,海洋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具有为海上水产养殖提供电力的潜力,并可减少对柴油的依赖以及对环境的影响,两者可相互依托、融合发展。

  报告中还回顾了海洋可再次生产的能源技术的现状及其在海上水产养殖中的应用,详细的介绍了每种技术对水产养殖的优势和挑战,并提供了世界各地水产养殖能源需求信息。

  报告中重点介绍了8个国家(澳大利亚、中国、法国、新加坡、美国、佛得角、苏格兰和威尔士)的12 个利用海洋能源技术和方案满足水产养殖能源需求的项目案例,包括海洋能(波浪能、海洋温差能)、海上光伏、海上风能以及多能融合的海洋水产养殖技术,并举例说明了世界各地不同水产养殖作业的能源需求。

  苏格兰Aqua能源技术公司研发的MANTA是一款专门为远程设施(包括近海渔场)设计的潜水波能设备。MANTA部署在10到20米的深度,拥有巨大的水动力“翅膀”,可以上下移动,利用海浪的力量发电并为电池组充电。这些电池组被用于为海上作业提供动力,包括计算机、灯光、通信系统、传感器和海水淡化装置。

  2018年,MANTA在苏格兰Teisti Geo海上牧场运行了18 个月,在此期间生产电力超过 11 兆瓦。该项目于 2020 年结束。

  夏威夷自然能源(HOST)实验室成立于1974年。跟着时间的推移,该园区的面积已扩大到870英亩,内有50多家租户使用该设施进行科学研究、能源和海洋技术探讨研究与开发、保护、食品生产、海水淡化、冷却和水产养殖操作。

  HOST园区的设计利用了夏威夷的海洋自然环境,场地运营使用了包括OTEC在内的一系列可再次生产的能源技术。在园区内,开发了多个OTEC项目,封闭循环的OTEC系统利用温暖的地表水将无水氨从液体转化为气体,冷水则被用来将气体转化为液体,然后通过系统来进行回收。

  我国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的半潜式波浪能养殖平台“澎湖号”可提供60千瓦波浪能和60千瓦光伏供电,15000立方米的养殖用水、20人的居住空间、300立方米的仓储空间,并配备自动投饵、鱼群监测、水质监测、制冰、海水淡化,以及其他生产设备。

  “澎湖号”于2019年下水,在珠海顺利运行近3年,表明50-100千瓦波浪能发电装置能满足10000-20000立方米海上网箱的电力需求。

  新加坡Eco-Ark海上养殖平台于2019年11月正式运营。该平台是一个专门建造的、浮动的、封闭的水产养殖系统,占地约1400平方米,共有4个总容量为475~500立方米的养殖箱,另有30个育苗池,每个池的容量为6.5立方米。按照两个完整的收获周期计算,每年的鲈鱼产量约为166吨。

  目前,该平台总每天平均能源消耗9416千瓦时,光伏发电约352-440千瓦时,其他由柴油发电作为补充。该设置配备的光伏发电装置每天还可节省电费约80新币。

  2021年10月,澳大利亚Carnegie公司与蓝色经济合作研究中心合作,在原有CETO波浪能装置核心技术的基础上,启动了MoorPowerTM波浪能示范项目。

  Carnegie公司致力将MoorPowerTM打造成集其他海上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系统、制氢和储能于一体的解决方案,以减少对柴油发电的依赖。MoorPower最初的目标市场是海上船舶,如水产养殖行业的饲料驳船,未来的市场会广泛扩展到包括许多别的需要能源的海上作业中。在接下来的两年里,该项目将在位于西澳大利亚州弗雷曼特尔北部进行设计、安装和运行。

  报告还讨论了海洋可再次生产的能源与海上水产养殖融合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涉及技术和运营流程、监管流程、经济影响等方面,包括缺乏资金、ORE装置商业化水平低以及许可程序不明确等因素。

  最后提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如依托海上试验场,加快ORE装置产业化进程,以及各国加大对蓝色经济的投资,建立多用途规划为ORE提供更多资金支持。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